加強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建設工作既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需要,也是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而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則是加強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建設的極其重要的內容和任務之一。
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的
戰斗堡壘作用的理性認識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戰斗堡壘,既是我黨的組織創新和政治優勢,又是我黨的組織保障優勢。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是保證黨的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和黨的先進性發揮的基礎工程。這一戰斗堡壘的功能和作用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也無例外,只是同國有企業有一定的區別而已。
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地位形成的認識
與國有企業不同,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地位的獲得是以自獲性地位獲得為主,即戰斗堡壘地位是通過黨組織自身和其全體黨員的艱苦努力獲得的。主要表現在:一是黨的組織是在具備組織建設的基礎上(即相應黨員人數)建立的。二是黨的組織機構產生是通過黨員民主選舉的。三是黨的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是通過黨組織的活動、特別是通過黨的組織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非公企業的全面貫徹落實和國家法律法規在企業的全面遵守而實現黨對非公企業的政治領導地位和組織領導作用。也就是說,執政黨對非公企業的政治核心領導地位的實現和作用的發揮,主要是通過非公企業黨組織幫助企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而實現的。四是通過全體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而體現。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地位的這種自獲性,則更表現在黨組織對非公企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遵從國家法律法規的堅定性、原則性及靈活性上。離開這三性,其戰斗堡壘地位則無從談起。形象地說,“有為才有位”。
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認識
為了保證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地位的獲得并實際地實現,黨組織幫助企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遵從國家法律法規就十分必要和重要。與國企顯著區別的是,國企主要是通過黨組織對國企各級領導人員的任命來實現,而非公企業是黨組織通過幫助企業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遵從國家法律法規來實現。甚至可以說,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領導作用是與企業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程度和對國家法律法規遵守程度成正比的。也正是基于此,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也才更難,也更為重要。因此,胡錦濤總書記才明確地提出了“努力探索和總結黨組織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發揮作用的經驗”這樣方向性的要求。
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地位獲得和作用發揮的難點認識
較之國企黨組織,其難點在于以下幾方面:
自獲性地位的獲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才能獲得其戰斗堡壘的地位,這對黨組織成員的素質要求標準更高,能力標準要求更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和掌握程度更深,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把握更準。同時,也更要求黨組織成員的黨員責任心、使命感和組織觀念更強。
同業主的協同關系。企業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對國家法律法規的全面遵守,與業主和高層管理人員的關系極大。而業主和高層管理人員的多種素質的正確引導和提升是黨的組織及成員至關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這對黨組織及成員的協同能力是一大考驗。尤其重要的是,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成員在企業內部,也僅僅是一名普通員工,甚而在某些素質極低的業主眼中,也僅僅是他的一名“打工仔”。理順與業主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應有的地位,對所有黨組織成員也是一大考驗。
同廣大員工的協調關系。因為戰斗堡壘的地位是自獲而不是他獲(即通過上級任命),因此,黨組織在員工眼中往往是可有可無的。面對無人事任免權、無強勢地位甚至無活動經費保障的黨組織,員工們大多不能把黨組織作為“領導”看待和對待,這是非公企業黨組織面臨的非?,F實的尷尬困境。而黨組織與其成員,則又必須面對所有員工開展工作并發揮自己的作用,其工作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員工們敬而遠之是可以理解的。
與橫向組織或群體的關系處理。非公企業黨組織及組織成員,必須面對企業的橫向組織或群體如上下游企業、周邊關系企業、各種中介機構、社會組織,等等。在與這些眾多群體發生關系中,無權、無勢、無錢的黨組織及成員的處境也十分難堪,這與國企黨組織形成鮮明對比。
與上級黨政關系。這也是非公企業黨組織及其成員的微妙關系表現之處?,F階段,在黨中央關于非公企業黨組織地位尚無法理法律認定的狀況下,上級黨組織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往往只給非公企業黨組織下任務、加壓力,但又不可能給他們更實際的地位確認和權力與經濟的支持,這使非公企業黨組織的難堪處境更甚。
非公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的實證舉例
自黨中央要求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以來,特別是自胡錦濤總書記明確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的方向性要求以來,各級黨委大力加強了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建設力度,使黨的組織建設工作在非公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并積累了一定的寶貴經驗。
強化黨組織建設體制和完善黨組織作用發揮機制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非公企業中的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的全面遵守,還必須有黨的組織建設體制保障和黨組織作用發揮的完善機制保證。中共四川怡合企業集團公司黨委于此作出了有益探索。
強化黨的組織體制建設。公司黨委成立伊始就注重黨組織領導成員與企業管理者交叉兼職即黨組織與董事會、經理層交叉兼職的方法,注重集團公司下屬公司黨組織書記要從有威信、有黨建工作經驗、有能力、有較好群眾基礎的“四有”公司高層黨員管理人員中推選產生。黨組織與經營管理層交叉兼職,較好地完成了黨務工作者從專職向兼職轉型的發展。目前,該公司最高決策層董事會中,黨員占50%,中層干部中黨員比例高達80%,集團公司下屬公司黨組織的書記絕大部分由公司副總以上高層管理人員的黨員兼職。這種交叉兼職體制既有利于黨務干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更有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得到有效貫徹執行和全面遵守的作用。這種體制為保證黨在企業中政治領導地位的實現和作用發揮創造了一定的先決條件。多年來,由于黨委系統組織體系健全,黨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大大增強了黨的凝聚力,使黨組織的發展進入了良性循環軌道。公司有150多名優秀員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有50多人入黨。
完善黨組織作用發揮機制建設。幾年來,集團公司黨委逐步建立了黨委、黨總支(支部)和各群團組織的一系列保障黨組織作用發揮的制度機制,包括黨委、黨總支、支部工作制度,群團組織工作制度,定期開展黨群工作例會制度,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制度,聯席會議制度,黨建經費保障制度等多種制度。如:定期開展黨群工作例會制度,把例會作為了解職工思想動態、統一思想認識、部署相關工作、協調企業與職工關系和強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和國家法律法規全面遵從的重要形式。又如:黨團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將黨團工作目標量化,其考核結果與月度崗位工資及年終績效獎金掛鉤,促使黨團工作深入實際,針對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相關制度體系的建立完善了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機制。
創新宣教形式,強化宣傳教育,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深入人心,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和企業各種行動上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建設的核心建設之一,當然也是企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企業文化由兩大部分組成,其一是企業對執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措施與手段及國家法律法規的遵從舉措;其二是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公民權利、平等意識、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和諧觀念、責任感、使命感)。四川怡合企業集團公司黨委利用創新多種宣傳媒體,將這兩大部分有機融合,宣傳到人,深入人心,并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行動中,保證了在微觀上實現黨對非公企業的政治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和在宏觀上對非公企業組織領導作用的實現。集團公司黨委自2001年創建以來,公司的各項工作,尤其是經營活動,從沒有發生過重大違法違紀事件,公司效益年年高速增長,創造了近5年年均貢獻稅收7 000萬元的業績,跨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行列。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基層黨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戰斗堡壘又一個作用發揮是“政治核心”作用發揮,即黨在非公企業中的政治領導地位的實現和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黨對非公企業的政治領導,一是通過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中的認真貫徹執行實現,二是通過企業黨組織建設在企業員工的政治領導地位的實現和政治領導作用的發揮來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用企業職工根本利益的代表來形象說明——企業職工把黨組織作為自己的根本利益代表,有心事找黨組織傾訴,有訴求找黨組織反映,有困難找黨組織解決,等等。怡合企業集團黨委按照“引導監督、團結凝聚,依法維權,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在創建和諧企業的實踐中,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把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中的公民權利、平等意識、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和諧觀念、責任感、使命感等落實到經營管理的各項行動中,把維護員工利益、營造和諧氛圍作為黨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黨委(總支、支部)信箱、總經理信箱、企業網站員工論壇、員工座談會、員工福利委員會、婦女委員會等多種渠道和方式,搭建起企業、黨組織與員工間一座又一座連心橋,不僅全方位了解員工訴求,更是按法、按紀、按理切實解決員工的合理要求和遭遇的不公正對待。這使廣大員工建立起了對黨組織、進而對企業的高度信任,進一步釋放了員工們作為企業主人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了企業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